深城交簡介
About us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深城交”)創建于1996年,現由承擔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的國資委全資直管企業“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簡稱“深智城”)控股。深城交一直以來是深圳市委市政府重要的交通決策支持科研機構,行業前沿的科技創新帶頭單位,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先行實踐者。目前擁有交通行業專業人才和IT高端技術人才超過2200人,致力于提供先進的城市交通技術與服務,提供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以協同規劃為引領、以綜合設計為支撐、以數字化軟件平臺為產品、以系統集成為實踐、以智慧運營為反饋的城市交通整體解決方案。近年來,深城交立足深圳、引領行業、服務全國,業務范圍已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120余座城市,改善超過6億人出行。目前已在創業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1091.SZ。
經過20多年發展,深城交在資質等級、人員規模、專業類別上于國內城市交通專業研究機構中處于領先地位。目前具備城鄉規劃甲級、工程咨詢甲級、工程設計甲級、廣東省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單位、雙軟企業、CMMI-5級、ITSS信息技術服務運行維護三級、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一級、公路交通工程(機電工程分項)二級、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三級、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專業承包三級等資質,擁有一支多學科、多專業、高學歷、高素質、業務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2200技術員工中,博、碩士占比超50%,專業涵蓋交通規劃、城規建筑、工程設計、景觀園林、系統集成、機電工程、IT技術、軟件開發等。累計完成各類項目4000余項,先后獲得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一等獎、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首屆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一等獎、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深圳市長質量獎首個管理類金獎等各級獎項數百項。
深城交制定了全國首個城市交通規劃設計體系指引;編制了國內首個涵蓋海陸空鐵各領域的城市交通白皮書;率先在深圳市建立以綜合交通規劃指導近期交通治理及綜合規劃(TP+TIP)的滾動編制和實施的模式;在全國最早構建了軌道規劃與城市規劃、工程設計的耦合體系;編制了國內第一個軌道建設規劃;推出全球領先的實時在線交通仿真平臺、全球首個交通排放實時監測平臺,并自主研發建立了道路交通運行指數系統、智能停車引導系統、SUTPC 車路協同系統、DeepView大數據平臺、深研智慧道路以及智慧管控平臺;積極推動集大數據平臺、機電軟件集成、場景治理一體的智慧交通體系和應用示范,形成以深圳市交通運輸一體化智慧平臺、福田中心區交通設施及空間環境綜合提升工程,以及僑香路、紅荔路、前灣一路等為代表的智慧城市、智慧街區、智慧道路標桿項目。在全國主要省份和城市廣泛開展城市交通大腦、智慧高速、智慧道路、智慧樞紐、智慧運維和智慧交管業務。連續3年牽頭獲3項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城市交通智能治理大數據計算平臺及應用示范、城市地面基礎設施群運行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面向城市災害管控的主動應急指揮關鍵技術與示范),對行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深城交擁有眾多科研創新平臺,具備行業領先的科研技術實力。作為城市交通領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擁有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深圳中心、交通運輸部行業研發中心、廣東省交通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高性能生態路面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深圳市交通信息與交通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市交通大數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深圳市交通碳排放研究工程實驗室、深圳市交通運輸行業大數據應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同時,深城交與麻省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以及著名高校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
展望未來,深城交將以“讓交通與城市更美好”為使命,積極迎接挑戰,探索交通大數據與城市交通治理的前沿趨勢,探尋未來智慧城市構建之道,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城市交通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
-
Mission
使命
讓交通與城市更美好
-
Vision
愿景
成為全球領先的城市交通
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 -
Core values
核心價值觀
敬業 合作 奮斗 創新
CREDITWORTHINESS資質資信
DEVELOPMENT發展歷程
-
牽頭成功申報兩項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城市交通智能治理大數據計算平臺、城市地面基礎設施群智能監測與運行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對行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深度參與建設的“深圳福田站綜合交通樞紐”獲第十六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牽頭成功申報兩項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城市交通智能治理大數據計算平臺、城市地面基礎設施群智能監測與運行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對行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深度參與建設的“深圳福田站綜合交通樞紐”獲第十六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超過1500人,由深圳市投控有限公司劃轉到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標志著股份制改造順利完成。
-
發布6大系列產品(街道精細化設計、一站式樞紐綜合設計、新交通系統解決方案、DEEPVIEW交通大數據平臺產品包、智能信號控制產品包、智慧停車產品包)
發布6大系列產品(街道精細化設計、一站式樞紐綜合設計、新交通系統解決方案、DEEPVIEW交通大數據平臺產品包、智能信號控制產品包、智慧停車產品包);為蘭州、長春等省會城市提供城市交通整體解決方案;開展北京懷柔智能交通等一批系統總包項目;與華盛頓大學等國際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同濟大學等國內高校共建聯合實驗室。
680人,成立人力資源部、浙江分院、綜合交通運輸院、湛江分院;成立深圳市交通碳排放工程實驗室;深圳總部部分遷至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在市國資委和投控公司的統籌下,順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本輪深圳市國企改革排頭兵。 -
面向全球創建了交通大數據實驗室,成功主辦“第一屆交通大數據平臺與開放合作國際論壇”
面向全球創建了交通大數據實驗室,成功主辦“第一屆交通大數據平臺與開放合作國際論壇”,建立未來交通實驗室聯盟。運用“大數據、云平臺”等創新技術,為國內各地城市政府的擁堵治理、規劃決策、市民出行提供一流的解決方案。
310人,成立科創中心、工程設計院;職能部門優化調整,實行總師制。獲省政府認定為首批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成為廣東省交通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深圳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
全面開展深圳前海地區各層次道路交通詳細規劃設計與咨詢;完成了新一輪深圳市停車發展政策及實施方案;
全面開展深圳前海地區各層次道路交通詳細規劃設計與咨詢;完成了新一輪深圳市停車發展政策及實施方案;在省市優秀項目評選和全國城市交通規劃年會論文評選中獲得歷史最好成績。
258人,中心榮膺首屆深圳市規劃協會副會長及第五屆深圳市規劃學會副會長單位;獲“2013卓越工程師繼續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
深城交迎來了十五周年。匯集十五年實踐經驗,編寫出版了《面向協同實施的城市交通規劃—深圳探索與實踐》《2006-2010年中心優秀論文集》。
中心迎來了十五周年。匯集十五年實踐經驗,編寫出版了《面向協同實施的城市交通規劃—深圳探索與實踐》《2006-2010年中心優秀論文集》。
150人,獲城市規劃甲級資質。設立軌道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佛山分院、福建分院、東莞分院。辦公場所由規劃大廈喬遷至惠名大廈。
-
在整體解決方案協同下,推廣在線仿真、智慧道路、街道設計、新型空軌四類具有代表性的業務。完成收購深圳新視達視訊工程有限公司,完善了產業鏈。
在整體解決方案協同下,推廣在線仿真、智慧道路、街道設計、新型空軌四類具有代表性的業務。完成收購深圳新視達視訊工程有限公司,完善了產業鏈。
800人,獲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完成組織機構優化調整,生產部門組織機構調整為城市交通研究院、規劃設計事業一部、規劃設計事業二部、城市與軌道事業部、智能交通事業部及區域業務,成立董事會辦公室。 -
深城交成立二十周年。承辦2016年中國城市交通規劃年會,出版了《創新與提升》《從理念到行動》等三本技術總結性書籍。
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承辦2016年中國城市交通規劃年會,出版了《創新與提升》《從理念到行動》等三本技術總結性書籍。在全國超過100個城市開展了交通戰略與政策、綜合與專項規劃、智能交通、模型與信息化、工程設計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展交通大數據、智能信號控制、智慧停車等產品研發。
382人,成立戰略發展部、上海分院、四川分院、北京分院、廣西分院、珠海分院;組建成立了深圳市智能交通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科技公司等子公司。成立深圳市級交通大數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
開展全市第5輪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工作;開展停車收費調整和路邊停車規劃建設等一系列規劃
開展全市第5輪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工作;開展停車收費調整和路邊停車規劃建設等一系列規劃,并協助市政府完成發布規劃信息、開展聽證會等一系列工作;開展道路交通排放監測平臺建設與應用,是全球第一個動態實時交通排放分析系統。
296人,成立城市規劃設計所;城市規劃甲級和工程咨詢甲級資質成功續期。 -
開展了寧波、中山、汕尾、茂名、海南國際旅游島、昆山、奉化等一批綜合交通規劃
開展了寧波、中山、汕尾、茂名、海南國際旅游島、昆山、奉化等一批綜合交通規劃,開展了南昌、杭州、寧波、珠海、江門、昆山等一批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規劃,大大地拓展了全國市場。
206人,開展三項制度改革。獲“2012深圳卓越創新單位”稱號。 -
開拓南昌業務與市場,開展南昌市交通發展綱要、干線路網規劃、居民出行調查等一系列規劃業務。
開拓南昌業務與市場,開展南昌市交通發展綱要、干線路網規劃、居民出行調查等一系列規劃業務。開展編制國內首個涵蓋海陸空鐵各領域的《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書》。
121人, 成立江西分院。 3年代管期結束,轉歸深圳市投資控股公司管理。